• Cehui360.com 为测绘行业提供360度全方位服务
  • 首页 > 考试 > 注册测绘师 > 案例分析

    【模拟】2013年测绘案例分析模拟练习题

    2013-07-04 20:14:24 来源: 测绘网
    聊聊

     【案例】

    现有一房地产开发公司欲对其即将开发的建筑进行沉降监测。请结合你工作实际,对沉降监测做一个观测方案,以保证观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答:(1)收集测区的相关测绘资料,特别是高程资料;收集测区的相关的水文地质资料和建筑物的设计资料;
    (2)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确定观测精度和观测周期;
    (3)进行沉降监测网的技术设计;
    (4)根据测区的水文、地质资料布设基准点和工作基点;
    (5)根据建筑物的设计资料布置沉降观测点;
    (6)根据观测度精度等级和观测周期的要求,制定监测的技术要求和标准,确定观测仪器、可行的观测作业方法;
    (7)确定数据处理方法和沉降分析方法;
    (8)进行监测网的联测和观测;
    (9)按观测周期和作业的要求进行沉降点的观测。
     
    【案例】
    XX新城1︰20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1 项目概况
    位于华北平原的XX新城为完成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需要测绘新城规划范围内的1︰2000地形图,包括老成区、新城区以及开发区,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测区范围西至:龙凤河故道左堤;北至:龙凤新河右堤;东至:京津塘高速公路二线;南至:京山铁路、杨北公路,总面积约为80平方公里,测区地势平坦,海拔约3-5米。
    项目工期从2008年6月到2009年12月,2008年9月30日前完成测区1:2000地形图测绘,2009年底完成数据更新工作。
    2 测区已有资料
    经调查测区周围有二等三角点4个,分别为“罗锅判”、“南马房”、“渔霸口”、“农资仓库”。测区内有一等水准点1个,为“兴武34-1甲上”,二等水准点15个,分别“WQ009”、“WQ011”、“WQ012”、“WQ013”、“WQ015”、“WQ016”、“WQ022”、“WQ023”、“WQ024”、“WQ025”、“WQ026”、“WQ028”、“WQ029”、“WQ033”、“WQ035”。经实地踏勘,标石保存完好,可作为本项目首级控制测量的起算成果。
    3 作业依据
    3.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3.2《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
    3.3《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5。
    3.4《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一部分:1:500 1:1000 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GB/T 20258.1-2007。
    3.5 《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 14912-2005。
    3.6《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 18316-2001。
    3.7《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8-91)
    3.8 本项目技术设计书
    4 平面坐标及高程系统、测图比例尺、图形分幅及编号
    本项目采用XX市任意直角坐标系、XX市高程系。地形图比例尺为1:2000,采用40cm X 50cm矩形分幅。图幅编号方法以XX市任意直角坐标系下1:10000图廓西南角坐标公里数为基础编号,采用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自然顺序编号法,一幅1:10000图分为25幅1:2000图。
    5 项目准备
    本项目计划投入作业人员约120名,其中管理人员8名、技术人员约60名,组成控制组、地形组、内业组、技术组、审核组等30个作业班组,对参加本项目的作业人员先进行相关规程、本项目技术要求、质量要求、技术设计书的培训,以确保所有作业人员了解项目要求,保证产品质量。
    本项目计划投入GPS接收机10台套、全站仪30台、水准仪15台以及计算机、打印机、绘图仪等生产设备,作业所使用的测绘仪器在使用前,必须经国家认可的计量检定部门进行检定,经检定合格的测绘仪器才能用于本项目作业。
    6 平面及高程控制测量
    以二等三角平面控制点为起算点,在测区布设四等GPS控制网作为首级控制网,采用GPS静态测量技术施测;以四等GPS控制网为框架网,在其基础上采用GPS静态测量技术、GPS RTK 测量技术直接加密二级GPS控制点;图根控制点可根据情况采用GPS RTK或常规导线(导线网)测量方法施测。高程控制测量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
    6.1 GPS控制测量
    6.1.1 四等GPS控制网
    根据测区实际需要和交通状况, 着眼整个测区进行设计,共布设18个四等GPS控制点,组成5个中点五边形和2个大地四边形,采用GPS静态测量的方法进行施测。四等GPS控制网平均边长为4.8公里,最小距离为平均距离的1/2;最大距离为平均距离的2倍。
    6.1.2 二级GPS控制测量
    在首级控制网的基础上加密二级GPS控制点,布设二级GPS控制点约230个,可采用GPS静态测量技术、GPS RTK测量技术进行施测。每个二级GPS控制点,必须保证至少有一个方向与其它二级或四等GPS控制点通视。并要求二级GPS相邻对点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公里,通视的对点之间距离应大于150米小于300米。
    6.1.3 图根GPS控制测量
    在首级控制网的基础上,图根GPS控制点采用GPS RTK测量技术进行施测,也可采用常规导线(导线网)方法施测,每个图根控制点必须保证至少有一个方向与其它图根控制点或二级、四等控制点间通视。相邻图根GPS控制点之间的最大距离不应超过200米。
    6.1.4 GPS控制点的选点
    各级GPS控制点必须避开对卫星信号和无线电信号有干扰的区域进行选点。二级GPS控制点选点还应考虑后续发展图根导线的需要。选点的技术要求如下:
    (1) 测站视场内地平仰角15°以上不能有障碍物,以避免遮挡卫星信号。
    (2)四等GPS控制点不受地面通视限制,为便于GPS测量,点位应选在交通方便的地方。
    (3)为避免GPS信号的多路径效应,点位周围50米内不应有高大建筑物或面状金属反射物(如金属广告牌、油罐、微波天线等),也不应选在大范围水面的边缘。
    (4)为避免电磁干扰,点位距离高压输电线、变电站不小于30米;距离射电干扰源(如广播电台、电视发射天线、微波中继站、雷达等)应在300米以上,要避开定向的雷达天线和微波天线的辐射方向。
    (5)点位应选在土质结实、地下水位较低的地方或坚固稳定无振动的建筑物顶上。
    (6)GPS控制点的埋设……
    (7)GPS控制点的命名……
    (8)GPS静态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
    (9)GPS RTK测量方法……
    (10)GPS外业技术要求……
    (11) GPS数据的处理……
    6.2 导线测量
    6.2.1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6.2.2 支导线测量技术要求……
    6.2.3 导线点命名……
    6.3 高程控制测量
    测区内已知一、二等水准点共16个,且分布均匀,因此不需要再单独埋设水准点。各级控制点的高程必须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其中四等、二级平面控制点采用四等水准方法测定其点位高程,图根控制点采用起闭于不低于四等水准点的图根水准测定其点位高程,各等级水准路线应布设成附合路线或结点网。
    6.3.1 水准路线的布设……
    6.3.2 水准观测、记录、计算……
    6.3.3 数据测量与平差……
    7 地形图测绘
    该项目要求采用测记法(全站仪采集数据存储在固体记录器,内业进行数据处理)成图,图形编绘要求采用SCS G2004多用途数字测绘与管理系统完成。
    7.1 成图精度
    7.1.1 图根点相对于图根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5mm;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5厘米。
    7.1.2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图上±0.5mm。
    7.1.3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建成区的铺装地面为±7厘米,一般高程注记点为±15厘米。
    7.1.4 控制点的密度,平坦开阔地区为每幅图不少于4点,建筑区应加大图根点密度。
    7.2 外业测绘要求……
    7.3 地形图绘制要求
    7.3.1按照《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 14912-2005与《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5的要求进行地形图要素的测绘与符号表示。
    7.3.2 地形、地物要素分层编码执行《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一部分:1:500 1:1000 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GB/T 20258.1-2007。
    7.3.3 SCS基本编图环境设定
    (1)绘图比例尺、参考原点等
    比例尺: 图幅比例尺: 2000
    高程比例尺: 1000
    参考原点: X0(北-N)=100米
    Y0(东-E)=100米
    高程注记旋转角度:0.0度
    (2)线状地物的绘制方式应采用SCS软件中的“用线型绘制”方法。当不能满足《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5要求时,可采用“用程序绘制”的方法。采用“用程序绘制”方法时,图上不对称线状符号(如堤、斜坡、围墙等)应将符号画齿部分位于数字化过程中鼠标前进方向的右侧;同时,最终绘制的线状符号还应满足《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5要求。
    (3)地物的骨架线与框架线:各种有骨架线与框架线的地物必须保留地物的骨架线与框架线。
    7.3.4必须要保留地形、地物野外采集点的原始成果,包括全站仪原始数据、计算过程数据、AutoCAD数据中的ZDH层。
    7.3.5对于不能用SCS软件直接表示的特殊地物,如异形楼梯应用AutoCad的制图功能进行绘制,但要保证该地物的编码正确。
    7.3.6相邻面状地物不允许有重叠和裂缝,同时应尽可能保证线实体的连续性。
    7.3.7 为完成面状符号填充所形成的地类线放在FHX层中。
    7.3.8 虚线线型应保证拐角处、起始点、终点为实部。
    7.3.9符号块的插入点在图内但部分符号出图廓时可以保留完整符号。
    7.3.10 图形数据上交前必须将数据内的垃圾清理干净。
    7.3.11 面状地物要求绘LABEL点,LABEL点保存面状地物的部分属性。LABEL点的编码与面状地物的主编码相同,图层统一为“LABEL”。要求面状地物的LABEL点必须唯一,不允许有缺漏,不允许有重复。
    7.3.12为了便于地物构面和数据库的制作,一些地物需要绘制辅助线。
    7.3.13 悬空的面状地物要求独立闭合,如门廊等符号。
    7.3.14 绘图时必须使用同一汉字形文件hztxt.shx(891K)。
    7.3.15 上交的1:500、1:2000地形图数据应为实地坐标模式。
    7.3.16文字注记的采用分类注记和信息注记,不允许采用一般注记的方法。
    7.3.17 文字、符号块压盖地物时,地物不要断线,一律使用遮掩处理办法。作遮掩面窗口时,应将屏幕放大,以窗口比符号块略大为宜,同时遮掩面不应压盖其它地物。
    7.3.18 同一地物的文字注记尽量放在一个字符串内。
    7.3.19 对于SCS软件没有的编码或作业时不能确定的编码应及时上报项目技术负责人。
    7.4 图廓整饰……
    7.5 接边要求
    地形图的接边原则上是向后要图接边,即南、东图边向邻图要边拼接。
    7.5.1 图形接边
    本幅图应和周边的所有图幅进行接边处理,其中包括符号接边、结构线与骨架线接边。跨图幅的面状符号填充应在与相邻图幅接边后统一填充,然后裁图。
    7.5.2 数据接边
    数据接边要求数据的坐标值与数据编码的严格接边。
    7.6 绘制检查图
    在地形图数据上交前应绘制检查图,以供检查使用。在测绘数字地形图及数据整理过程中,根据地形复杂程度以及外业作业情况等因素应多次绘制检查图,用于检查纠错。检查图上应绘制各级控制点(包括各级GPS控制点、各级导线点的点位、点号)。
    8 质量控制
    8.1 检查依据
    按照“三、作业依据”进行平面、高程控制测量及地形图进行检查,并编写检查报告。
    8.2 检查比例及检查方式
    对成果资料的检查验收实行三级检查一级验收制。三级检查包括:作业小组自检、检查组的检查、院质检部门的最终检查。一级验收指委托单位对成果资料的验收。
    检查点应均匀分布全测区,检查方式分为内业检查与外业检查。内业检查按100%进行全面检查,外业检查按20%抽样方式进行检查。
    内业检查包括观测手簿检查、平差计算资料检查、地形图图面检查、数据检查、成果资料检查、点之记检查等;外业检查主要指控制点选点、埋设的检查,控制点、地形点数学精度的检查,整幅图的野外巡视检查等。
    最终产品的质量检查合格后,编写检验报告。
    8.3 检查方法及质量评定
    9 提交成果
    ……
    根据此技术设计书的内容,依据有关标准、规定进行案例分析:
    一、找错并改正(上面的技术设计中存在5处错误,请在找出的错误之处用下划线表示,并在卷边空白处改正。找出一处错误并找对得1.5分,改正错误改对得2.5分,共20分。技术设计中的“略”处或内容不全处不需要作错误处理。)
    二、综合分析题(共30分)
    (一)计算题
    1.根据技术设计书计算该项目需布设图根点的数量。
    2.该项目中有一部图根导线,已知AB、CD边的坐标方位角
    αAB=15°36’27”、αCD=13°37’44”
    水平角β1=49°54’56” β2=146°32’36” β3=82°38’14”
    β4=62°47’52” β5=74°48’25”
    试求各边的平差坐标方位角αAE、αEF、αFG、αGC。
    (二)简答题
    1.试述GPS外业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2.简述GPS RTK测量方法。
    3.简述地形图测绘外业测站仪器设置及检查内容。
     
    XXX房产面积实测技术报告
    一、项目概况
    1、委托方为XXX。
    2、X座落于X。XX为钢混结构的十八层商住楼。
    3、XX占地面积为2855.0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41126.28平方
    米(含地下层建筑面积3800.53平方米)。
    4、作业内容:整栋房屋建筑面积和占地面积的测算;分户套内建筑面积的计算;共有共用建筑面积分摊计算;占地面积分摊计算。
    二、测算依据
    (一)、国家和地方现行技术标准:
    1、国标《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2000);
    2、《武汉市房产测绘实施细则》(武房产【2004】115号文);
    3、《建设部关于房屋建筑面积计算与房屋权属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建住房【2002】74号)等。
    (二)、整个绘图、计算过程中所采用的数据来自于测绘技术工作人员在现场实测的数据。采用AutoCAD成图。
    三、作业测绘及调查方法
    1、测量器具:玻璃纤维尺、手持式激光测距仪、钢卷尺等。
    2、外业测量其建筑面积时,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3、外业测量方法及房产调查方法
    外业测量方法:逐一量取房屋四周各边长(含抹灰层)读数取位是0.01米。采取对应边相等的原则,在限差范围内采取简单平差,使尺寸完全闭合,分户测量采取量净空加墙厚的办法。
    房产调查方法:甲方现场指界说明。
    五、计算方法
    (一)、分摊方法及分摊原则
    XXX为商住楼,适用于共有建筑面积二级分摊的方法。
    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 全栋共有建筑面积÷全栋建筑面积之和分户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
    (二)、共有建筑面积的分摊与计算
    地下层的建筑面积为3800.53平方米,人防办批文要求其防空地下室建筑面积为1927.00平方米,故先在地下层进行预分摊计算。
    地下层内参与整栋楼分摊的共用部位有生活水池、消防水池、发电机房、配电房、变压器、风机房和楼梯。预分摊后,这些参与整栋楼分摊的共用部位的建筑面积之和为768.20平方米。
    第一级分摊区域由一层、二层、设备层的楼梯间、电梯间及公共门厅(为790.88平方米)、平台层(为317.81平方米)和地下层内参加整栋楼分摊的部位(为768.20平方米)所组成。第一级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为1876.99平方米。
    批注
    甲方现场指界说明和规划审批的图纸文件
    参与第一级分摊的区域面积为一层建筑面积减去参与第一级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部分(为2354.62平方米)、二层建筑面积减去参与第一级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部分(为2565.73平方米)及设备层建
    筑面积减去参与第一级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部分(为1747.19平方米)三部分所组成。住宅区域自有建筑面积由四部分A1建筑面积9223.30平方米、A2筑面积9355.30平方米、B1建筑面积5443.03平方米和B2建筑面积5527.79平方米所组成,总和为29549.42平方米。
    第一级分摊系数=商铺(包括设备层)和住宅间共有建筑面积÷商铺区域(包括设备层)建筑面积与住宅区域建筑面积之和
    第一级分摊系数计算结果为1876.99÷36216.96= 0.051826271 一级分摊后,进行二级分摊:
    商业区域(包括设备层)自有建筑面积乘以第一级分摊系数就得到参与第二级的共有建筑面积为345.55平方米。商铺区域(包括设备层)总套内建筑面积和为6462.42平方米,则第二级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为550.67平方米。
    第二级分摊系数计算结果为550.67÷6462.42 = 0.85211112
    住宅区域由四部分组成,单独计算:
    A1自有建筑面积乘以第一级分摊系数就得到参与第二级的共有建筑面积为478.01平方米。住宅区域总套内建筑面积和为7506.20平方米,则第二级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为2195.11平方米。
    第二级分摊系数计算结果为2195.11÷7506.20 = 0.292429583
    A2自有建筑面积乘以第一级分摊系数就得到参与第二级的共有建筑面积为484.85平方米。住宅区域总套内建筑面积和为7634.02平方米,则第二级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为2206.13平方米。
    第二级分摊系数计算结果为2206.13÷7634.02= 0.288986668
    B1自有建筑面积乘以第一级分摊系数就得到参与第二级的共有
    建筑面积为282.09平方米。住宅区域总套内建筑面积和为4353.81平方米,则第二级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为1371.31平方米。
    第二级分摊系数计算结果为1371.31÷4353.81 = 0.31496781
    B2自有建筑面积乘以第一级分摊系数就得到参与第二级的共有建筑面积为286.49平方米。住宅区域总套内建筑面积和为4211.48平方米,则第二级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为1602.80平方米。
    第二级分摊系数计算结果为1602.80÷4211.48= 0.380578799
    (三)、占地面积的分摊与计算
    占地面积分摊系数 = 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其计算结果为 2855.26÷41126.28= 0.069426653
    六、质量检查与结论
    (一)、质量检查
    (1)、在委托方的配合下,对公用部位进行核准并检查全部边长。
    (2)、对计算资料、图纸进行95% 的检查。
    (3)、全部资料由专职审核人员进行了全面检查,并配合甲方进行了资料验收。
    (二)、结论
    本资料的计算成果和图纸经检查符合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的要
    求,可用于其办理房屋产权证的需要。
    七、提交资料
    1、XXX房产面积实测技术报告书一份
    2、XXX成果图纸包括房屋土地测量表、房产分户平面图和房产权证附图(分层平面图和分户平面图)
    简答题
    1. 房产图的特点有哪些?
    1.房产图是平面图,只要求平面位置准确,不表示高程,不绘等高线;
    2.房产图对房屋及与房屋、房产有关的要素,要求比其他图形要详细的多,不单要表示结构、性质,还要表示出层次、用途及建成年份等;
    3.房产图对房屋及房屋的权界线和用地界线等要求特别认真,精度要求比较高,图上主要地物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5mm,次要地物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5mm;
    4.房产图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测量控制点、界址点、房屋权利界线、用地界线、附属设施、围护物、产别、结构、用途、用地分类、建筑面积、用地面积、房产编号以及各种名称和数字注记等;
    5.为了能清楚的表示出所需内容,房产图的比例尺均为大比例尺,一般为1:1000、1:500甚至更大比例尺(比例尺的大小主要根据测区内房屋的稠密程度而定);
    6.房产图的变化较快,除了城镇新建筑的不断发展和扩大外,其间城区的房屋及土地使用情况也在不断变化,例如房屋发生买卖、交换、继承、新建、拆除等,这些变更对房产图来讲就是变化,都要及时修改补测,以不断完善其使用价值;
    7.同时,与房地产管理有关的地形要素包括铁路、道路、桥梁和城墙等地物均应测绘,而亭、塔、烟囱、罐以及水井、停车场、球场、花圃、草地等根据需要表示。
    2. 不动产测量与一般的地形测量的差别是什么?
    1.对房屋用地界址点及相关地物点的点位精度要求较高。
    2. 不动产测量是在权属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调查表和测量草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房产测量的质量,丈量精度要求高。
    3. 不动产测量是为“土地产权,房籍管理,房地产开发,征收税费”等服务的,有一定的法律性,这就要求测量成果必须达到权界清楚,面积准确”这一要求。
    3. 房产图、地籍图与地形图的共性是什么?
    1.控制测量的等级要求、方法手段基本相同甚至一致;
    2.碎部测量成图所使用的仪器、方法手段基本相同;
    3.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三种图中可能有相同或类似的地形、地物、房屋道路等。
    实际上,目前城市中的房产图和地籍图都是基于地形图而成图的。特别是那些已将规划部门、土地部门和房产部门合并为一个部门的城市,可以很方便将城市的地形图编辑成房产图或地籍图,也可以直接测绘成现代地籍图(多用途地籍图),共各个不同专业和用途的人员使用。因此,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再加上了解和熟悉房地产行业的特殊要求就可以很好地胜任不动产测量工作了。
    【案例】
    现有一房地产开发公司欲对其即将开发的建筑进行沉降监测。请结合你工作实际,对沉降监测做一个观测方案,以保证观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答:(1)收集测区的相关测绘资料,特别是高程资料;收集测区的相关的水文地质资料和建筑物的设计资料;
    (2)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确定观测精度和观测周期;
    (3)进行沉降监测网的技术设计;
    (4)根据测区的水文、地质资料布设基准点和工作基点;
    (5)根据建筑物的设计资料布置沉降观测点;
    (6)根据观测度精度等级和观测周期的要求,制定监测的技术要求和标准,确定观测仪器、可行的观测作业方法;
    (7)确定数据处理方法和沉降分析方法;
    (8)进行监测网的联测和观测;
    (9)按观测周期和作业的要求进行沉降点的观测。
    【案例】某化工厂全面建设完成后,某测绘单位承担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项目,厂区面积1.5km2。.
    项目要求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主要包括《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 14912-2005),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
    地形图屠夫按矩形分幅,规格为50cm×50cm。
    在测区首级控制完成后,按三个作业组测图进行了测区划分,作业组按野外全要素进行了外业数据采集、编辑处理、测区接边等工作,最终提交的成果资料包括:①测图控制点展点图、水准路线图、埋石点点之记;②地形图数据文件,元数据文件等各种数据文件;③输出的地形图;④产品检查报告等内容。
    问题
    1、计算该厂区面积折合满幅1:500地形图图幅数量。
    2、简述测区划分的原则。
    3、补充完善提交的成果资料中所缺少的内容。
    【案例】某测绘项目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生产某测区1:2000比例尺的数字地形图。
    测区面积约5000km2,东西长约100km,南北长约60km。测区内陆地最低点高程为20m,最高点高程为200m。
    原始影像采用真彩色胶片航空摄影参数,摄影相机型号为RC-30,像幅为230mm×230mm,焦距为152mm,摄影比例尺为1:8000,胶片的航向重叠度为65%,旁向重叠度为35%,影像扫描分辨率为20um。
    航摄公司完成测区摄影后,向项目承担单位提交了下列资料:
    ①测区航摄底片、晒印的像片;
    ②成果质量检查记录;
    ③各种登记表和提交资料清单。
    项目承担单位认为航摄公司提交的资料不全,要求航摄公司补齐有关资料。
    项目承担单位在完成整个测区外业控制点布设、测量及验收工作后,进行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内业加密,平面坐标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在野外调绘工作完成后,进行内业立体测图,然后对立体测图数据成果进行点位精度、属性精度、逻辑一致性和附件质量等方面的质量检查。
    问题:
    1、航摄公司应补交哪些资料?
    2、以框图形式表示本项目立体测图的工作流程。
    3、简述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内业加密的主要工作流程。
    4、该项目立体测图数据成果检查内容是否全面?若不全面,予以补全。
    背景材料
    1.任务概况
    陕西省西安市现有的大地控制网是采用传统的天文测量与三角/导线测量等方法建立的,至今已有近半个世纪,受地壳变动和社会建设发展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的大地控制网点难以满足经济建设日益发展的需要。
    为了满足区域规划、工程建设、土地管理、气象预报、灾害监测和预报等经济建设的需要,计划在该区域范围内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建立一、二、三等大地控制网。
    2.目标
    建立和维持区域大地测量坐标基准,为经济建设、城市规划、环境监测、交通建设、水利建设、资源开发等提供基础性测绘服务,同时也为国防建设服务。按照统一规划、整体设计、逐级控制的原则,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建立一、二、三等大地控制网,为“数字区域”提供统一的地理空间基础框架。
    3.指标要求
    1.计算题
    (1)答:总经费为395万元,
    (2)答:GPS B级网的观测总点数为32点,每点观测3天3夜,用12台仪器同时作业,采用点连接的观测模式,每个同步环间需要重复观测1个点,则需要观测3个同步环。第一天同步环观测12个点;第二天同步环观测12个,其中1个点为重复观测点;第三天观测10个点,其中1个为重复观测点。则GPS B级网观测总天数为3×3-9天。
    计算公式:①同步环个数为(n一1)/(m一1)的最小整数,其中,n为设计观测点数,m为同
    步仪器总数;②观测总天数一每点观测所需天数×同步环个数。
    GPS C级网的观测总点数为239点,每点观测2个时段,每时段4 h,且每天每台仪器可观
    测1个点。则GPS C级网需要观测239÷12=19.92天,最少需要20天。
    因此不考虑迁徙时间,该项目需要9+20=29天能够完成外业观测工作。
    2.简答题
    (1)简述国家二等大地控制网的布设目的和技术要求。
    [参考答案]
    国家二等大地控制网布测目的是实现对国家一、二等水准网的大尺度稳定性监测;结合精密水准测量、重力测量等技术,精化我国似大地水准面;为三、四等大地控制网和地方大地控制网的建立提供起始数据。 ’
    国家二等大地控制网相邻点间基线水平分量的中误差不应大于±5 mm,垂直分量的中误差不应大于土10 mm;各控制点的相对精度应不低于l×l0-7,其点间平均距离不应超过50 km。
    国家二等大地控制网点应在均匀布设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应用服务和对国家一、二等水准网的大尺度稳定性监测等因素。
    图家二二等大地控制网复测周期为5年,每次复测执行时间应不超过2年。
    (2)简述B级、C级GPS网观测的基本技术规定。
    [参考答案]
    GPS B级网观测要求:①卫星截止高度角为l0。;②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4颗;③有效观测卫星总数≥20颗;④观测时段数≥3;⑤时段长度≥23 h;⑥采用间隔为30 s。
    GPS C级网观测要求:①卫星截止高度角为15。;②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4颗;③有效观测:卫星总数≥6颗;④观测时段数≥2;⑤时段长度≥4 h;⑥采样间隔为10~30 s
    【案例】某地图出版社拟编制一部全国地图集,图集设计开本为标准16开(单页制图尺寸195mm×265mm,展开页制图尺寸390mm×265mm),其中包含一幅"中国人口密集及城市人口规模"专题图。
    1、为编绘该专题图收集的资料包括:
    (1)中国1:100万数字地图数据,现势性为2005年,包含县级(含)以上境界线、水系、居民地、公路、铁路、地貌(等高距200m)、地名等要素。
    (2)中国地图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中国地图集》(16开本)电子本数据。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地图集》(8开本)电子数据,已更新县级(含)以上行政区划、地名、水系、交通等要素至2011年。
    (4)2011年全国分县人口投机资料
    (5)2011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包含全国县级市以上城市人口统计数据。
    2、专题图设计要求如下:
    (1)按展开页设计,版式可以选择模式(南海诸岛做附图)或竖式(南海诸岛不做附图),但要求制图比例尺尽可能大些。(我国疆域东西方向最大距离约5200Km,南北方向最大距离约5500Km,从黑龙江到海南岛陆地南北方向最大距离约4000Km)。
    (2)从搜集的资料中选取适合的地图便会专题图地理底图,要素内容包括境界线、水系、地级以上城市、主要铁路和公路等。地貌采用晕染表示,需要利用收集到的数字地图资料进行处理和制作生成。
    (3)图上人口密度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全国分级表示,同时表示地级市以上(含)城市人口规模,其他专题信息以附图或附表形式表示。
    问题:
    1、该专题图一选哪种版式,简述理由。
    2、说明制作地貌晕染需要用的资料数据,以及地貌晕染数据制作的简要步骤。
    3、说明和中专题图方法表示中国人口密度和城市人口规模两个要素。
    4、说明在本图集出版前,测绘行政相关机构对该专题图进行审查时,主要应审查哪些内容。
    某测绘单位承接了某省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与建库项目。
    1、已收集和获取的资料
    (1)全省2012年6月底0.5米分辨率航摄数据
    (2)全省2008年测绘产生的1:1万全要素地形图数据(DLG)。其中,等高线的基本等高距为5米,居民地、道路、行政及地名等要素变化较大,而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和其他要素基本上无变化。
    (3)全省导航电子地图数据。其道路、行政和地名等信息内容详细,现势性好,但地面定位精度不确定。
    2、需要完成的更新与建库工作
    (1)获取必要的相控资料,利用航摄资料,生产制作0.5米分辨率正射影像数据成果(DOM),要求达到1:1万地形图精度,井质量检查合格后,建立全省DOM数据库。
    (2)对1:1万DLG数据进行更新,使其现势性达到2012年6月。重点对居民地、道路、政区及地名等要素进行更新,经数据处理、质量检查和数据入库,建立更新后的全省1:1万DLG数据库。
    (3)利用1:1万DLG数据中的等高线、高程点以及一些地形特征要素等,内插生成5米网格艰巨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成果,经质量检验合格后,建立全省1:1万DLG数据库。
    问题:
    1、指出本项目中可用于1:1万DLG数据更新的数据资料或成果,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2、说明全省5米格网间距DEM数据的生产技术方法和主要流程。
    某待建隧道长约10KM,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提供的前途测绘成果和设计资料包括:
    1、进、出口各4个C级精度的GPS控制点,基准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中央子午线为XXX ?50'00",投影面正常高为500m;
    2、进、出口各2个二等水准点,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隧道的设计坐标、高程、里程桩等;
    4
    5、由于现场地形条件的限制,该隧道为设计斜井,拟采用双向开挖施工,贯通面位于隧道的中部。隧道主体为南北偏西走向的直线隧道,隧道坡度一致。施工区中央子午线XXX?10'00",纬度为40?,进口施工正常高为750m,出口施工面正常高为850m.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已对已有成果进行了复测,并进行了中央子午线平移和施工坐标系建立等工作。施工坐标系的X轴为进、出口中线点连接线的水平投影方向,并重新选择投影面。
    洞内平面控制采用双刀线分期布设,全站仪的测角精度不低于1",导线边长控制在200~600m之间,角度观测6测回,导线在隧道内向前每推进2KM加测一条高精度陀螺定向边,高程控制按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施测。
    问题:
    1、说明施工单位在隧道施工前应复测的内容及复测的方法。
    2、说明建立施工坐标系时重新选择投影面的理由,并指出所选最佳投影面的正常高。
    3、说明隧道内加测高精度陀螺定向边的目的和基本作业步骤。
    某地区为海岛综合开发建设,利用现有二等大地控制网成果,布设于覆盖沿海岛屿的C级GPS网,并与验潮站网进行了水准联测。
    1、测区条件:该地区岛屿地理环境复杂,海陆交通困难,个别海岛验潮站位于地势陡峭的岸边,有些验潮站临近码头的大型作业设施或高压输电线。为使GPS点尽量靠近验潮站水准点,给GPS点位的选择造成一定的困难。
    2、执行规范:《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等
    3、外爷观测与数据处理:
    (1)新测C级GPS点若干个,外业利用双频大地型GPS接收机(标准精度5mm+1ppm)进行了同步观测。基线解算后,对所有三边同步环的坐标闭合差Ws和各坐标分量闭合差Wx,Wy,Wz进行检核。
    其中某三边同步环的坐标闭合差Ws限差为6mm.
    (2)利用本地区已经建立的覆盖沿海岛屿的高精度区域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将国家高程基准传递到海岛上,以得到海岛上GPS点的国家高程基准的高程,将GPS点与验潮站水准点联测,以同时得到基于当地深度基准面的高程。
    其中,某海岛验潮站附近GPS点A基于国家高程基准的高程为1.986m,基于当地深度基准面的高程为4.434m,该区域高程异常0.77cm.该验潮站附近海域中有一暗礁B,海图上标注的最浅水深为1.2m.
    问题:
    1、在海岛验潮站附近选择GPS点点位应注意哪些事项?
    2、计算该三边同步环的平均边长(结果取至0.01㏎)及各坐标分量闭合差Wx,Wy,Wz的限差(结果取至0.1mm)
    3、计算暗礁B的大地高和基于国家高程基准的高程(列出计算步骤,结果取至0.001m)
     
     

      声明①: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 cehui8@qq.com

      声明②:中测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