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技术在城市首级控制网中的应用
【 摘 要】 为满足城市测量工作的需要,采用GPS技术进行首级控制,建立城市E级GPS控制网。
【关键词】 采样率 几何精度因子(PDOP) 高程异常值 转换参数
0 前言
随着全球定位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GPS仪器设备已可以满足城市总体控制精度要求,并且具有其特有的优势:效率高、全天候、工作量小、不受通视条件限制。但其在高程系统上的条件要求较高,起算高程点的位置分布及密度都直接影响控制网的整体高程精度。因而,采用全球定位技术布设城市总体控制网,需对起算数据的分布及网形结构进行筛选和加强,从而提高网形精度和控制精度。
1 GPS网形设计
因为我们只用三台静态GPS接收机,GPS网采用边联式组网,为了加强网形的几何精度,在基础网形的基础上再加测几个时段(如图上所示:X001-002-004~X002-003-004~X004-003-009~X003-009-013),从而提高控制网的整体精度。点位选择应遵循自然条件相对较好,远离对GPS信号有影响的反射源,考虑到城市测量工作中的实际需要,点位间至少有两点需互相通视。
上图所示GPS控制网中:同步环15个,异步环25个,独立基线35条,复测基线边8条,占独立基线边的23%,大于《GPS测量规范》中规定的10%。因此,此控制网结构具有较好的内符合精度。
2 数据采集及分析
2.1 时段与观测线路设计
1.观测时段设计:监测网中共有24个三角网,包括了全部的控制点,初步设计总时段数为23个,NGS-200接收机标定精度仅有(10mm+2ppm),为了能够获取成功有效的数据,接收时间设计为1~1.2h。
2.观测线路设计:GPS控制网控制面积大,站间距离大。进入新一观测时段时,接收机的固定与移动及移动的线路都需进行优化设计,以免出现漏测或重测。GPS控制网的观测线路及接收机移动设计如下:
2.2 数据采集
接收GPS信号时:卫星几何精度因子PDOP值≤4,数据采样率设为10s/次,卫星高度截止角设为15度,天线高采用三次平均值。为了减少联系方式对接收机信号的影响,我们在开机前联系统一开机接收信号,接收时间达到设计时间后,再进行联系准备移站。接收信号过程中,做好信号最强的卫星号记录。
2.3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南方NGS-200型接收机配套处理软件,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基线处理设置:历元间隔取10s,卫星高度角取15度。一些基线在整体处理中没能解算合格,我们采用改变基准卫星,修改有效历元,剔除产生周跳及信号受影响大的数据,增加历元间隔,对不合格基线进行独立处理。基线解算合格后,对控制网进行自由网平差,然后将联测的已知点数据引入其中,进行三维约束平差。
考虑到GPS的相对高程精度较高,根据联测的部分控制点的水准高程推算控制区域的高程异常值,对GPS高程值进行纠正,从而获取较高精度的高程值。
2.4 数据分析
全球定位系统为84坐标系统,须转换为城市坐标系统(比如北京54系统),往往对转换参数的求取要求较高,精度差异较大,同时受地形地貌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再加上柳州是山区,地球曲面变化大。所以,起算数据的分布及密度直接影响控制网的精度等级。在此,就其对整个控制网的精度影响进行比较分析。
分别以方案(1)X001-002-013、(2)X004-011-007、(3)X001-002-006-013、(4)X001-002-006-007-013作为起算
数据对控制网进行平差求解,其平面、高程值与精度对比如下表:
各方案平面位置偏移量S(单位:毫米)
各方案高程不符值(单位:毫米,-表示偏小,+表示偏大。)
以上平面数据是以城市三等的导线测量所得数据为基准,高程数据则是以联测国家Ⅲ等点水准数据为基准,各方案下求取得数据与其比较得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整个GPS控制网平面精度较高,且对起算数据(位置与密度)的要求相对较低,同时受此影响的程度较小,完全能够达到城市测量工作中首级控制网的平面精度要求。然而高程系统则变化较大,不同方案间的高程值变化也较大,甚至出现粗差或是错误。其中方案(一)的起算数据均位于控制网的外围处,有两个数据还是位于高山上,其它多数控制点是位于地势平坦处。根据上表数据所示,由其解算所得高程值误差很大、精度很低;方案(二)的起算数据位于控制网的中心部的平坦地势上,同样由其解算所得的高程值偏差较大,精度很低,而且还出现了粗差;上述两种方案求解的转换参数与高程异常值精度较低,偏差较大,不能很好地反映控制区的实际地形地势变化情况,从而大大降低了GPS控制网整体的测量控制精度。
方案(三)在方案(二)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处于平坦地势上的起算数据,增加控制量,重新解算。根据表中数据可见,高程值的不符值有很大变化,精度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基本达到城市测量精度需求;方案(四)则是在方案(三)的基础上对GPS控制网的起算数据进一步优化,使得起算数据较合理的分布于控制区的不同地势处,且分布密度较大,从而得出上表中的数据。高程偏差较小,精度也较为理想。其中X014在四套方案中的偏差都很大,主要是因为此点位于网的外边缘且在一座独立的山头上,四套方案都没能充分反映出此处的地势起伏,即高程异常未能正常反映此处的情况。因此,采用此方案求解84系统到54系统的转换参数及高程异常值较为合理,能够较准确的求出其间的具体参数值,从而使两种参考面经过转换能获得较大的重合面,提高整个GPS控制网在54系统中的精度。
3 总结
根据上面的实际应用和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在现有GPS设备和技术,采用GPS技术进行城市首级控制是完全可行的,可靠的。但其在高程方面受已知数据的分布、密度影响明显,区域高程异常值的解算要求较高。
采用GPS技术进行城市首级控制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个问题:①GPS控制网要具有较强的几何精度及内符合精度;②数据采集尽量根据卫星星历预报选择理想时间进行;③根据上面的数据分析,起算数据的分布以及密度将直接影响GPS控制网的整体精度,特别是高程点的选取。因而,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尽量多联测一些高等级的控制点,特别是高程点,同时这些点的分布要相对合理,比较能够反映控制区的地形变化(主要是山地与平地的区分)。与此同时,这些起算点的密度也同样重要,密度不够,精度就很难达到要求;④转换参数的求取及高程异常值的应用应与实地相符。
综上所述,随着GP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GPS技术的应用领域也将不断增加,技术要求也不断降低。在城市测量中,如能总体设计测设大量GPS控制点,精确求解区域内的转换参数和高程异常值,这将使得GPS应用更加方便,精度更高。
【参考文献】
[1] 刘基余、李征航.《全球定位系统原理及其应用》.测绘出版社出版
[2] 徐绍铨、张华海、杨志强、王泽民等编著.《GPS测量原理及应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