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斗正式兼容美国GPS信号,《北斗与GPS信号兼容与互操作联合声明》正式发布
测绘网讯 11月29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委员会王力主席与美国国务院乔纳森.马戈利斯助理副国务卿在北京举行中美卫星导航会晤。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同时,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冉承其主任与美国国务院空间和先进技术办公室戴维.特纳副主任签署了《北斗与GPS信号兼容与互操作联合声明》,提出北斗和GPS两套系统在国际电联(ITU)框架下实现射频兼容,实现民用信号互操作,并将持续开展兼容与互操作合作。
中美卫星导航合作具有广阔前景,加强北斗与GPS系统间合作,将会带动诸多领域的创新发展,为全球用户带来更好的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集成了传感、自动化、定位追踪和数据处理等智能化技术。这一“国之重器”,是关系国家安全的重大信息基础设施,是推进我国信息产业升级换代的核心发动机。
就在11月5日,我国发射了北斗三号首发双星,开启了北斗全球组网的新时代,北斗“三步走”发展战略进入“最后一步”,2020年前后全部建成。
北斗作为世界上唯一的由3种轨道卫星构成的导航系统,未来除具备导航、定位、授时等基础功能,还将增加搜救、全球位置报告、星基增强等拓展功能。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集成了传感、自动化、定位追踪和数据处理等智能化技术。这一“国之重器”,是关系国家安全的重大信息基础设施,是推进我国信息产业升级换代的核心发动机。
从建设到现在具备高精度的国产北斗导航可谓是战果突出。中国计划在2020年前后,建成北斗全球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与此同时,北斗系统应用规模逐步扩大,今年在我国境内出货的新款智能手机,使用北斗芯片的已超过30%。目前,我国已完全实现了北斗系统核心芯片、终端板卡、天线等自主可控,最好的芯片工艺线已达40纳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不过近日又有一条新的信息被纰漏:中国北斗与美国GPS实现信号兼容,民用信号可互操作。
这就意味着未来不光是智能手机都可以同时存在两套导航系统,而且信用可互相操作。不过一向强硬的美国GPS为何放低身份来兼容?尤其,对长期垄断中国95%以上导航市场的GPS系统而言,可为出尽风头。
目前美国GPS是这个俱乐部的老大。GPS前身是美国军方在1964年投入使用的名为子午仪的卫星定位系统,经过多年研发和试验,GPS在1994年投入使用,总耗资超过300亿美元。由28颗在轨卫星组成,分为民用、军用两种信号,其中精度为1米的军用信号为美军独享,精度为10米的民用信号则免费提供给全球用户使用。凭借先发优势,GPS早已抢占了全球市场,并凭借从中获得的收益充分改进GPS系统,定位精度和稳固性一直在提高。
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相对比较晚。中国曾经因为军事上高度依赖GPS而备受屈辱,痛定思痛之下决定建设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2003年,中国加入了欧洲的伽利略导航系统项目,结果却倍受欧洲排挤,不但一无所得还要负担高额投入。被欧盟“坑”了一把之后,我们决定自力更生,才终于有了比伽利略先进的北斗卫星导航。
一直以来,北斗卫星导航在人们眼中就是高高在上的存在,更从未想过有一天北斗能走向大众,然而,它就这么悄然的来了。这就意味着,今后在民用市场上,我们将看到越来越多的导航型天线、射频、基带芯片等产品进入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领域。网友对中国高新技术关键领域的成就有一句调侃,叫做“都是被外国逼出来的”,还有另一句调侃,叫做“把中国逼急了你这玩意就白菜价了”。这两句话同样适用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诞生和发展。
未来几年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迎爆发期,预计2018年便可率先覆盖“一带一路”国家,并在这些国家提供基础服务。而要覆盖全球,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服务则需要等到2020年左右。目前,北斗系统的民用用户已经达到千万级别,市面上支持北斗导航系统的手机有包括刚发布的OPPO R11、华为Nova2等多款手机。据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要比GPS更加精确,误差能缩减到2厘米。而在民用方面,我们熟知的切与生活直接相关联的,除了我们的手机之外,还有共享单车。(测绘网 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