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引线”赤水河大桥2000米先导索过江
赤水河大桥实施先导索过江,大桥建设取得又一关键性进展。柴枫桔摄
赤水河大桥两岸主墩索塔。四川路桥供图
“贵州岸准备好。”“四川岸准备好。”
“两岸均准备好,无人机起飞。”
险峻的峡谷上,携带着2000米长先导索的无人机缓缓升空,从贵州岸塔顶起飞,跨越1200米的赤水河峡谷,到达四川岸主塔塔顶后,“穿针引线”,将赤水河大桥两岸主墩索塔连为一体……8月12日上午,作为四川南向的重要通道,川黔大通道古蔺至习水段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赤水河特大桥开始实施先导索过江,至此,这座特大桥的建设取得又一关键性进展,正式由下部施工转换为上部施工。
先导索过江
2毫米高强丝“穿针引线”
12日上午10点10分,随着起飞指令发出,一架带着直径2毫米、2000米长先导索的无人机缓缓升空。
只见它从赤水河大桥贵州岸塔顶起飞出发,跨越1200米的赤水河峡谷,最终到达四川岸主塔塔顶,在贵州和四川两省交界处,上演了一出“飞渡赤水、穿针引线”的大戏。赤水河大桥两岸主墩索塔正式连为一体。
“我是第一次登上这么高的塔顶见证先导索过江,实在是太震撼了。”作为此次赤水河大桥先导索过江过程的见证者,从黑山特地来赤水河大桥工程实习的汉娜显得十分兴奋,她告诉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一个月前,她偶然在学校网站上看到了中国赤水河大桥发布的实习生招募信息,第一时间就报了名。
“赤水河大桥是世界上山区同类型钢桁梁中第一高塔的峡谷大桥,我在大学学的就是测绘专业,所以对这个项目非常感兴趣,除了我以外,还有另外4名同学通过选拔,获得了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汉娜说,能有机会到这里来学习道桥、高速路的建设,亲眼见证先导索过江这一关键性节点,让他们非常兴奋。
测抗风性能
无人机曾在珠峰大本营试飞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先导索过江,对于赤水河大桥的建设来说,是个非常关键的步骤,它标志着赤水河大桥正式由下部施工转换为上部施工。而这,也是继6月底,大桥四川岸索塔正式封顶后,项目取得的又一重要进展。
因此,无人机是否能顺利牵引先导索过江,尤为重要。“跟之前我所接触的先导索过江相比,这次的先导索过江难度更大。”四川路桥赤水河大桥项目总工程师唐中波说,由于赤水河大桥地处峡谷,风场复杂,因此无人机抗风稳定性就要更高,“为了达到过江要求,我们曾将无人机遣往珠穆朗玛峰大本营试飞,以保证万无一失。”
在此基础之上,无人机还包含了无限信息传递、自适应巡航、一键返航等功能。“以无限信息传递为例,控制室的工作人员在先导索过江过程中,就可接收到由无人机传递的高度、风速等信息,从而随时掌握无人机的飞行状态。”唐中波说,与此同时,无人机也有属于自己的智能系统,一旦发现障碍物就会自行减小速度,避免人为误操作的可能。
下一步部署
安装“猫道”、架设主缆
随着先导索的成功过江,赤水河大桥也将进入一个新的部署环境。接下来,以先导索为基础,工作人员将会往复牵引、依次以小换大,形成“猫道”主牵引系统,并在完善其他附属设施的基础上,进行“猫道”的安装工作。
“这是赤水河大桥最重要的临时结构。”赤水河大桥贵州岸施工处总工程师胡盼说,“猫道”架好后,会成为所有施工工人的施工通道,它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工人、大桥覆盖区下居民区居民的安全。
但由于大桥横跨1200米的赤水河峡谷,较大的跨度,也给未来的施工带来不小的难度。胡盼说,因此,在“猫道”架设之初,工程队就要选择更粗的底板承重绳,以提高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及抗风稳定性,从而保证整个工程建设的施工安全和效率。
一旦“猫道”架设完成,主缆的架设、钢桁梁的吊装及合龙也将提上日程,为赤水河大桥主桥钢桁梁的主要承重系统建设以及全桥合龙打下基础。
川黔大通道上的关键节点
建成后一分钟穿越四川和贵州
大桥隧道锚开挖结束、四川岸索塔正式封顶、先导索成功过江……自2017年上半年开工以来,赤水河大桥的建设一直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建成通车,指日可待。
“就目前的进度来说,我们预测今年10月5日将完成‘猫道’的架设,12月10日完成整个主缆架设,明年6月中旬完成钢桁梁的安装,争取在明年下半年完成赤水河大桥的主体施工。”唐中波说,这就意味着,到那时,赤水河大桥就将具备通车条件。
据了解,作为川黔大通道古蔺至习水段高速公路上的关键门户,大桥通车后,将连接川黔渝三地,为四川增添一条新的南向出川大通道,“在赤水河大桥建成之前,从习酒镇出发,到达赤水河峡谷对面的四川,需要先到二郎镇,再经过太平镇,最后到达对岸,全程至少需花1个小时。”赤水河大桥四川岸负责人郭勇告诉记者,不过,一旦这座连接四川古蔺和贵州习水,主跨长达1200米、全长2009米的大型钢桁梁悬索桥建成通车,只需 一分钟便可穿越四川和贵州,对四川的交通运输,乃至四川经济发展,尤其是乌蒙山区脱贫工作将发挥积极作用。
8月12日,封面新闻对先导索过江进行了现场直播。以塔顶视角,见证大桥先导索在无人机牵引下飞越赤水河,吸引了120余万网友在线观看。不少网友表示看到现在的科技成果可以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实在是太燃了,“为家乡点赞!”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李智
见习记者 韩雨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