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GIS筑造海南抗震设防坚固“堡垒”
生命之于人是宝贵的,但近年来,我国地震频发,多有人员伤亡:五年前的汶川之痛、华夏之哀深深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今年4月的雅安地震,一个个鲜活生命的逝去让我们痛心……面对地震,人类就真的无能为力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利用3S技术进行防灾减灾救灾应用,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GIS技术更是在抗震设防方面功不可没。雅安地震后,国内3S企业出钱出力,谱写了行业救灾献爱心的美丽赞歌。高德地图、数字空间、天下图等地理信息服务提供商积极奔走、主动请缨。国家测绘地信局、中科院遥感所等国家单位也迅速反应,为挽救生命与财产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国内领先的GIS开发平台与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地数码也快速搭建了一个三维地球的GIS网站,实时线路图、实时分区遇难人数、救助站信息、新闻、现场图片等功能为生命计时,0.16米航拍影像,30米高程数据也为决策提供了辅助支持,网站的快速搭建为灾区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他们在用技术挽救生命,用技术让每一个生命得到尊重。
其实,此前基于MapGIS的海南抗震设防全程监管平台已在地震预测、防震减灾方面初显神威,该系统处在地震预测信息化的前沿,在地震系统内引起良好的反响。为一探究竟,记者走访了海南省海洋地震与工程地震研究中心吴铁生高级工程师。
吴铁生高工提到,海南岛四面环海,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的西南端,早在1605年就发生过7.5级大地震,这里面临的防震减灾问题较之内陆更为复杂,因此,建设抗震设防监管平台,切实增强建(构)筑物抗震设防能力,就显得尤为迫切。同时,我们对地震的防范不能寄希望于偶然,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应在于加强抗震设防监管。“海南省抗震设防要求全程监管技术服务系统”项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展的,经过一年多的建设,于2012年通过验收并试运行后正式投入运营,这也是首次在海南建成的基于MapGIS的全程监管平台。
目前投入运营的“海南抗震设防要求全程监管技术服务系统”显示了信息化的强大威力。该平台支持大容量数据库,具有高效海量空间数据的存储与索引功能以及TB级空间数据的处理能力,能承受大量用户并发访问。另外,通过MapGIS的数据处理功能,系统实现了对地震专题数据进行统一综合管理,包括大区划数据、小区划数据、活断层数据、砂土液化数据、软土震陷数据、地震诱发崩塌滑坡数据、避难所数据、地震监测设施数据、工程场地数据等抗震设防的各种要素,数据非常广泛、全面,满足了审批支持与备案监管业务的应用要求。
全程监管平台通过Map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实现了抗震设防要求与判定的自动化,即用户只要输入工程场地范围坐标,就能立刻给出该项目的地震动参数环境;它还能自动给出该项目地震地质灾害环境,包括与地震滑坡崩塌、地震构造、砂土液化、地震活断层的空间分布关系;也可以根据项目类型,自动判别该项目是不是会影响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监测环境。
吴铁生高工表示,该平台充分运用三维GIS、互联网GIS技术,实现了抗震设防要求监管电子化、标准化、网络化管理,有助于提高建设项目抗震设防监管水平。
具体来讲,该平台提高了海南抗震设防要求确定的技术能力和审批效率,增强了审批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减少审批环节用时,降低了政府管理成本和项目总成本。同时,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提供了更为科学合理的依据,提高了选址、设计阶段抗震设防的科学性,避免了选址不当或设计不合理而造成的投资浪费。该技术支持平台还可广泛用于城市规划、工程建设、城市防灾管理等环节,并为工程设计、科研教学等专业人员的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还实现了抗震设防要求监管的程序化、规范化和统一化,提高了监管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节约了项目建设单位在此项工作中所投入的人力和物力,在制度上保证了抗震设防要求在项目建设全过程的落实和执行。并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检测服务,避免项目抗震设防相关的失误和返工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风险。此外,形成了对在建项目的现场监管和已建成项目抗震设防检测能力,可以保证工程建设真正具有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提高全社会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为创造平安、和谐、抗震的家园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2013年8月29日至30日,海南省地震局在海口市举办了为期两天的“全省抗震设防要求全程监管技术系统应用培训班”,来自全省18个市县地震局和洋浦防震减灾主管部门的行政审批服务窗口负责人和抗震设防要求全程监管技术系统具体操作人员等共56人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确保了该系统的正常应用,完善了系统的使用和服务功能。目前,海南省18个市县正在逐步推广运用“抗震设防要求全程监管技术服务系统”,从而加强对各地的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全程监管。
生命安全事关重大,我们可以通过技术力量减少人间悲剧,提高民众幸福感,技术也将带领我们行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