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测绘”精彩人生:6万个测量点、120公里的施工放样线路
眼前这个帅小伙儿,精神抖擞,笑容满面,给人亲切随和之感。
他叫张杰,是中铁十一局一公司武汉地铁5号线工人村车辆段项目部测量队长。在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中国铁建职业技能竞赛中,从80名测量精英中脱颖而出,荣获个人奖第三名,并被授予“中国铁建工人先锋奖章”和“中国铁建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其实,这并不是张杰首次引人注目。早在7年前,在该集团举办的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上,他就获得了测量工比赛第一名。那时候的他虽然略显青涩,但是在强手如林的赛场上却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这也为他后来勇攀测量事业的高峰奠定了基础。
6万个测量点、120公里的施工放样线路,这是张杰参加工作8年来交出的一份令人惊讶的数据。
2010年大学毕业后,张杰成为中铁十一局一公司沪宁城际铁路项目的一名测量员。在这里,他认识了他的师傅——测量队长李俭国。
在一年多时间里,张杰充分品味到了测量工作的辛苦,但也收获了快乐。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下,张杰的测量技术突飞猛进,很快就能单独完成比较复杂的测量工作。
当时,全长16.64公里的望虞河特大桥是沪宁城际铁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一公司承担着该桥11.135公里、339座墩台的施工任务。为实现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通车的目标,一年时间必须完成线下施工并进入线上无砟轨道施工阶段,工期特别紧张。
为满足现场施工需求,张杰和师傅、同事们一道,利用线上CPII、CPIII控制点多次反复测量点位,最终顺利完成了高精度的线上无砟轨道施工测量任务。此时的张杰,初次品尝到了成功的果实。
正是有了在沪宁城际铁路项目的出色表现,张杰随即被委以重任,调到铜黄高速公路项目任测量主管,单独负责一个工区的测量工作。就在师傅和测量队同事送他上车的时候,张杰流泪了,一股像是和亲人分开的伤感情绪涌上心头。但他没有回头,他不想让大家看见自己流泪的样子,“师傅,您放心吧,我一定行的!”他默默念叨着。这一次,张杰就像一只雏鹰,开始振翅翱翔。
在之后的3年时间里,张杰辗转各地,从陕西到江西,从铜黄高速公路到京福高铁,从百米高墩到长大隧道,处处留下了他的汗水和足迹。
2013年3月,张杰马不停蹄地赶赴西安,担任西成高铁项目测量队长。等待他的,是国内首座单跨132米钢桁梁的施工测量任务。
在项目开工之初,张杰便组织部门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测量规范,要求他们对工程施工测量中经常用到的误差值、精度值熟记于心。在测量过程中,大到主体结构轴线点,小到临建基础放样点,他都要求队员严格按测量规范操作、复核,确保一次成优。
面对测量精度要求高、测量点位数量多、测量人手紧张的实际情况,张杰通过多次实践,探索出一种既符合测量规范、满足施工要求,又快速、省时、省力的“后方交会”测量放样法。单跨132米钢桁梁的测量施工在此之前毫无经验可以借鉴,张杰充分利用CAD绘图以及设计图纸,及时验算钢桁梁横移等相关数据,确保横移后落梁准确无误。最终,凭借过人的毅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项目工期紧、技术难度大、质量要求高的情况下,张杰与队员们顺利完成了钢桁梁的拼装、横移等测量工作,为大桥顺利完工提供了保障。
这段时间,张杰也不忘记充电学习,不断提高技能。他积极参加各种测量比武活动,并获得了不少荣誉。2015年9月,他在中国铁建2015年技能大赛选拔赛中,荣获“优秀选手”称号。
2017年5月,张杰从西安来到了武汉,担任武汉地铁5号线工人村车辆段项目部测量队长。他无暇欣赏江城美丽的风景,毅然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
“组织能力强,对工作负责,做事讲原则。”项目经理王军对张杰不吝赞美之词。张杰具备很强的组织能力,这成为他工作中的一大法宝。
武汉地铁5号线工人村项目位于闹市区,施工区域结构单体多,测量工作开展特别困难,测量视线经常受阻。为尽快完成控制点复测、场区原地面标高复测工作,根据项目测量人员和设备情况,张杰主动联系相关公司,通过租用GPS完成了项目的控制复测工作。针对当时测量人员只有一名实习生,能力水平欠缺的情况,张杰白天和他一起进行外业测量,晚上教他处理数据,讲解仪器操作规范。就这样,两人奋战了一个多月,最终顺利完成了控制点复测、原地面的标高复测以及绘制地形图工作。
随着作业面的展开,测量人员增加了2名,张杰又根据现场测量作业内容,每月组织一次测量培训,并进行考核,建立奖惩机制,奖优罚劣。经过半年多的时间,他们在测量人员不足、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圆满完成了测量任务。由于表现优异,张杰于2017年10月荣获该集团“十佳青年技术能手”称号。
“老公,你不要因为长年在外觉得对我有所亏欠,我理解你对我们这个家付出的艰辛,理解你出门在外有多么不容易。所以,不要担心家里,一切有我!加油,老公!”每当翻出这次比赛前在中国铁建集训时与妻子的聊天记录,张杰心中都会有一种满满的幸福感。
张杰的妻子是一名乡镇公务员,虽然两人不在一块儿工作,但是他们彼此都能够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包容,工作之余常常保持电话与网络沟通,有时也会利用休息时间相聚,齐心协力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庭。(徐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