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hui360.com 为测绘行业提供360度全方位服务
  • 首页 > 专题探讨 > 国土三调

    吉林省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人物纪实

    2015-01-30 14:38:45 来源: 吉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
    聊聊

    一个人、一副桌椅、一台电脑、一天10多个小时的工作。自全省地理国情普查项目开始实施以来,吉林省地理国情普查项目的作业人员们就每天重复着这样的工作,他们用自己的心血勾勒和描绘着祖国每一寸土地上的最新国情信息,用默默的努力诠释着测绘精神,用行动表达着他们对测绘事业的忠诚与热爱……

    技术过硬的“全能选手”

    修利是吉林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的一名地理国情普查质检员,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毕业以后就来到了吉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工作,在吉林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成立之时,技术过硬的他被调到中心负责外业工程测量。22岁到42岁,他将自己20年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测绘事业,当被问到如何评价测绘工作时,他只简短的说了四个字——苦中有乐。

    20年的测绘生涯,使他练出了宠辱不惊、踏实肯干的性格,在这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中,由于他有着丰富的内业和外业经验,领导让他承担了遥感信息部内业数据采集指导、检查、验收及外业调查、样本解译双项工作。为了能更好的指导大家,在项目开工前他就开始给自己加班,反复研读作业指导书,并选出几幅有代表性的图,边摸索边作图,经常为了一个数据采集指标的选取、一种地物的判读归类而研究到晚上89点钟。他说:“要想指导别人,就先要让自己技术过关”。在他的技术指导下,中心遥感信息部的同志们在一个月内就熟练的掌握了数据采集的技术方法,内业成果得到了领导的好评。

    他参与过许多条件恶劣的外业测绘项目,为承担此次地理国情外业核查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回忆了一段难忘的外业经历,作为项目负责人,2007年他承担了地下管线跟踪测量项目,那里经过拆迁后到处都是建筑垃圾,作业期间每天都是阴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阴雨天还要预防塌方的危险。面对这样的恶劣条件和紧张的工期,年轻的同志们都有些胆怯。为了鼓舞大家的士气,提高工作效率,修利主动承担最艰难的任务,积极关怀同事。在他忘我工作的感召下,带领全队按时完成了任务,项目被评为优质工程。领导表扬,同事雀跃,但是大家却忽略了在这两年整整600多天的外业生活中,家里有多少事情需要他回家去做。

    就是这个领导工作上的左膀右臂、同事眼中的技术能手,对家人亏欠了太多,无数次承诺陪儿子去游乐场、陪妻子去逛逛街,可是又兑现了多少?孩子对爸爸的记忆中更多的只是电话里疲惫的声音和相册中永远年轻的爸爸。但是他并不后悔,他说:“舍小家为大家是每个测绘人都能做到的,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一定还做测绘人。”

    特别能“钻”的东北小伙

    杨铎出生于1988年,是个标准的“85后”。老家在黑龙江佳木斯的他刚从武汉大学毕业,就被吉林省地理信息院的领导相中,直接从“南方火炉”来到了“北国春城”。

    还没来得及适应新环境,杨铎就被领导委以重任,安排他参加地理国情普查。这是国家第一次开展地理国情普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杨铎说,从第一天工作开始,他就不断遇到各种问题,有些连单位里的老同志一时也弄不明白,因为大家都是第一次接触普查工作,没人能教你怎么去做。现实让杨铎意识到,做好工作的关键还是在于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从此他一头扎进了普查技术材料里。为了弄懂材料里的大量专业术语,他几乎每隔几个字就要上网寻找资料。短短一周时间,光笔记他就写了两大本。有时候遇到实在弄不懂的问题,他就打电话向别人求助。那段时间,大学同学甚至和老师都没少受他“骚扰”。后来为了不影响室友休息,他干脆下班后就直接留在办公室里继续学习。任务刚开始那一个月,他就几乎没有休息过。

    影像控制点数据采集是地理国情普查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工作中要对每一个点进行手工标注,所以熟练的作业员也要两个小时才能完成一幅图,期间还要强忍着长时间紧盯电脑屏幕带来的头晕眼花。杨铎大学时最拿手的就是计算机编程,他认为目前这种低效率的手工标注其实可以用软件来代替。在仔细研究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杨铎经过一周多日夜奋战,终于编写出了能自动分析和标注控制点的软件,采集一幅图不到五十分钟,能节约超过一半时间。此后,杨铎又对软件进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并且无偿提供给了省内承担普查工作的其他单位。目前,这款软件在全省相关测绘工作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不仅彻底改变了以往手工作业的传统模式,还大幅提升了作业效率,已经成为了作业员们的“标配”。现在,年轻的同事碰到棘手的技术问题,保准儿第一个就想到来请教他。

    工作再忙,也不能忘了家。杨铎说,自己常年在外地,家里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奶奶。杨铎的奶奶从小辛辛苦苦把他带大,现在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但还经常打电话为他操心,担心他在外面冻着、饿着,盼着他能早日成家立业。今年清明他连回家的车票都买完了,但单位突然有急事没能回去。妈妈后来打电话告诉他,奶奶知道大孙子回不来,眼圈都急红了。杨铎说到这里,眼眶里也隐隐有了泪光。他说自己现在有两个小心愿,一个是今年五一能回家看望奶奶,另一个是早点把对象领回家,让老人家开心。

    并肩作战的“国情小两口”

    在吉林省航测遥感院有这样一个家庭,丈夫叫杨存广,是一名质量检查员,妻子叫许丹丹,是一名内业作业员,组成了一对典型的80后测绘地理信息家庭。

    2013年开始,杨存广和妻子许丹丹就开始了辽源市东丰县的地理国情普查试点工作,在作业中夫妻二人积极摸索,查阅许多资料,向同事们探讨,慢慢地积累了许多实践经验。今年3月份,夫妻两人开始投入到地理国情普查的正式工作中。老同志们都说这小两口干地理国情普查“眼界开阔、思维敏捷、勤于思考、善于谋划,工作起来一丝不苟”。与杨存广交流时会感觉到他将测绘地理信息的知识与社会需求巧妙地融合,晦涩的技术术语及测绘的作用由他说出来就变得通俗易懂。

    做为一名质量检查员,视产品质量为生命。在11年的测绘生涯里,他检查每一幅图都会兢兢业业、一丝不苟。面对年轻职工由于经验不足而导致的质量问题,夫妻二人积极帮扶年轻职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传帮带新”的热情得到了同事们的好评和认可。在检查中,丈夫杨存广注重细节,不放过任何问题,内业工作中,妻子许丹丹也不甘示弱,作业“快、精、准”。面对测绘地理信息专业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夫妻二人一直在相互鼓励,加深对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专研。

    由于地理国情普查工作量大,任务重,刚满一周岁的孩子只能留给父母照顾。夫妻俩每天加完班回家,简单的吃一口饭,已经是零点了。轻轻的推开房门,看着熟睡的孩子,二人有无数的感慨涌入眼帘,心里觉得愧对孩子和父母的太多。“能把地理国情普查干好,对社会起作用,我就高兴!”杨存广这样说到。目前,地理国情普查已经到了攻坚阶段,全院职工利用晚上或休息日做工作已是家常便饭,有的甚至是半夜才回家,第二天天还没亮就又要出发。夫妻二人来到吉林省航测遥感院这么多年,从无怨言,因为他们心里清楚,既然选择了测绘地理信息事业,那就要无怨无悔地付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吉林省地理国情普查的第一线还有无数个像修利、杨铎、杨存广许丹丹夫妇这样的普通测绘人,正是他们凝聚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普查项目向前快速推进。在他们身上,我们也能看到千千万万的吉林测绘人正秉承着“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全力奔跑,共同为推动全省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和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发展贡献着力量。(朱宏博 杨宇 李鹏2014.5.8

      声明①: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 cehui8@qq.com

      声明②:中测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返回顶部